论起的书本的发展历程,还要从商周说起。
众所知周,以文字作为知识载体,出现于三千年以前,以文字刻在龟壳与兽骨之上,称为甲骨文。
而后时代演变,进入春秋战国,简牍开始普及。
由此使得文化开始蓬勃发展,百家之学出现,以书卷的形式将知识传与后世。
此后数百年,书卷的形式就一路传到东汉时期。
即便蔡伦发明了蔡侯纸,这个时候的书卷仍是沉重的案牍。
这种情况直到东晋之时得以改进,开始以纸张书写,再到隋朝发明印刷书,纸质书才开始出现。
不过真正意义上字迹清晰且廉价的书籍,需要到宋朝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,才正式普及开来。
也就是说,刘表手上这一书籍,横跨了整整千年时间出现在了此处。
因此看着书本这等超乎时代的巧妙事物,由不得他不赞一声奇物。
而他这一声称赞,自也被一众大儒看在了眼里。
眼见刘表惊讶如此,大儒宋忠便看向秦瑱道:
“子瑄,此物莫非是由淮纸所制不成?”
随着淮南的轻工业发展,淮纸自也流入了荆州市场。
像是宋忠这等大儒,也见过淮南出产的轻便纸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