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步声到了房门口,便停了下来。“房内可是孔明先生?”“田丰、沮授前来拜访。”听到房外传来的声音,李彦讶异地看了诸葛亮一眼。卧龙能猜到有人前来拜访也就罢了,连是何人前来,心中都清楚?诸葛亮上前打开房门,便见门外站着两个文士。一人头发花白、国字脸、神情严肃,穿着一身褐色布衣。另一人身材削瘦、容貌清俊、蓄着短须,套着一件灰色大氅。花白头发的文士对诸葛亮施礼道:“田丰见过先生。”身披大氅的文士也对诸葛亮道:“沮授,见过孔明先生。”诸葛亮双手握住羽扇,微笑着还礼道:“久闻田丰、沮授二位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,乃大燕脊梁。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二位先生,快请进。亮给你们介绍一下。”诸葛亮一抬手,指向李彦的方向,对田丰、沮授介绍道:“此乃我大汉太傅,李彦前辈。”能成为蜀汉的太傅,应该也不是简单人物。田丰、沮授对李彦行礼道:“吾等见过前辈。”李彦也早就从桌子上下来了,有人前来拜访,看他在桌上打坐,未免太过惊世骇俗。李彦对二人摆手道:“二位先生不必多礼。这次来出使大燕之人,乃是孔明先生。我只不过是随孔明前来,保护他的安全罢了。”听了李彦之言,田丰、沮授二人更是惊奇。这李彦头发和胡子全都白了,怎么还能保护诸葛亮?难道此人武艺超群,是一位顶级高手?沮授心头一动,开口道:“吾曾听闻,桓灵之时天下曾有一位顶级高手。此人横扫天下群雄,一杆大戟无人能挡,被世人称为‘戟霸’。这戟霸的名字,也叫李彦。莫非就是前辈您?”李彦表面上严肃,心中却颇有几分得意。他轻抚胡须,说道:“想不到老夫不在江湖这么多年,江湖上依然有老夫的传说。”“原来真是前辈,今日能得见前辈,当真是幸事啊!”沮授笑着对李彦和诸葛亮道:“孔明先生,李彦前辈…这驿馆实在是太简陋了,也不知他们是怎么做事的,竟然将二位大贤安置在此处。我与元皓兄已备好酒席,为二位大贤接风洗尘。二位且随我来。”诸葛亮摇着羽扇,点头笑道:“既如此,那吾等便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昌邑并非是大燕都城邺城,平时也接待不了什么大人物。这地方的驿馆,环境确实不太行。就算沮授把诸葛亮他换到上房,条件依然堪忧。沮授索性自掏腰包,在昌邑城中最大的酒楼‘翰海楼’定下一座包间,为二人接风洗尘。并且在翰海楼旁的大兴客栈,给诸葛亮和李彦每人定了一间上房。如果是在邺城,沮授就邀请二人去自己府上居住了。在昌邑城,他们这些文武官员都没有自己的府邸,全部都是袁绍临时安排的住处。那住处虽然比驿馆强不少,却不如大兴客栈。沮授这么做,已经是对二人极尽礼遇了。酒菜上齐,沮授斟上一杯酒对诸葛亮等人道:“下面的人不懂规矩,让孔明先生和李前辈受委屈了。吾自罚一杯,算是给二位赔罪。”诸葛亮伸出拿扇子的手,将酒杯轻轻压住,笑道:“公与先生不必如此。我们一路上风餐露宿,所居住的地方连那驿馆都不如。只要能完成我家陛下的嘱托,助大燕退敌,亮在哪居住都是一样。”沮授道:“孔明先生不愧为大汉丞相,心胸果然开阔,吾佩服。既如此,这杯酒就庆祝二位大贤抵达昌邑吧。”诸葛亮也举起酒杯,说道:“若是这么说,此酒当饮!”几人饮下一杯酒,气氛也热络了不少。沮授放下酒杯,对诸葛亮道:“久闻孔明先生乃济世之才,对天下大局洞若观火。不知先生以为,如今局势如何?”诸葛亮手摇羽扇,轻声道:“自黄巾之乱后,大汉倾颓,群雄并起。群雄皆欲问鼎天下,成王霸之业,天下纷乱不休。征战十余载,方有今日之局。天下群雄,只剩下汉、燕、乾、晋四国。”“而其中实力最强的,当属乾国。”诸葛亮说乾国最强,沮授、田丰并不意外。虽然大燕与乾一样,都是占据五州之地的大国。可现在乾军明显是压着大燕在打,甚至压得大燕喘不过气来。他们要还觉得大燕实力更强,那就有点自欺欺人了。诸葛亮继续道:“乾国太子袁耀一直率军攻伐四方,其志,明显是要一统天下。所以如今天下的大局,就应在乾国与大燕这一战上。乾胜,那乾军便会彻底占据中原,威逼河北。即便是汉、晋、燕三国联手,恐怕也不是乾人的对手。”“若是大燕取胜,则大燕便可趁势南下…夺豫州、吞徐州,彻底一统北方!”“到那时,大燕就是天下第一强国。我大汉也愿意与大燕和平相处,互为盟友。天下,会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和平。”诸葛亮最后一句话,明显是在恭维大燕。说大汉和大燕和平相处,田丰、沮授都是不相信的。大燕击败了乾国,自家陛下袁绍能不想着一统天下?到时候,只怕要出兵伐晋、南下灭乾。西蜀虽远,可早晚也要出兵收拾,一个都跑不掉。但是现在他们大燕确实需要诸葛亮的力量,很多话都没必要深究。田丰握着酒杯叹息道:“时局正如孔明先生所说,当真是危急啊!乾军兵精将勇,胜于我大燕。这些时日,我大燕与乾军鏖战,损兵折将。退守昌邑之后,才能勉强挡住乾人的进攻。”“我们想了很多计策破贼,可都被乾人识破。孔明先生此来,可有良策助我军退敌?”诸葛亮胸有成竹,摇扇笑道:“兵甲足备,将士勇猛,确实是战争取胜很重要的因素。可却不是决定战斗胜败的唯一因素。自古以来,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者不在少数。更何况,大燕和乾国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