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场集会之人,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几乎没有人不心情激动,这可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啊,能在陛下面前清谈,如果得到一句夸赞,那就注定了前途无量。
中正官就算再蠢,还能不给陛下面子?不说评个上上,上中总该有吧?
一时间诸多才子摩拳擦掌,开始沉思了起来。
南渡以来,陛下一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,巩固边防的同时,谋求稳定与发展。
各大世家同样也是主和派,他们期望养精蓄锐,等北边的大国小国互相打,等待时机成熟,再行北伐。
也正因为君臣志向一致,方有今日大晋之和谐,方有建康如今之繁荣。
这就是送分题啊,只要切准了这一点,围绕着“主和”做文章,就错不了。
只是需要切中细节,说出常人看不到的东西。
于是,一个青年当即站了出来,大声道:“臣彝请谈!”
作为世家大族的公子,面对皇帝,一般也自称为“臣”,以示尊敬。
如果只是小家族的公子,或者像唐禹这种身份地位的,就只能自称“草民”了。
司马睿看向身旁的刁协,道:“你家公子才学不错啊,不假思索便有锦绣文章吗。”
他缓缓道:“那就听一听刁彝的看法。”
刁彝施礼,正色道:“臣以为,此刻北伐,不合时宜。”
“原因有三。”